動脈血栓栓塞- Arterial Thromboembolism(ATE) (難度: ★★★)

動脈血栓栓塞(ATE)是指血塊嵌入動脈(Artery)中。血塊停留的位置取決於血塊的大小和動脈的大小。大多數的血塊都很小,通常會嵌入較小的動脈中。這些血塊如果切斷了供應大腦特定區域的血液,就會導致中風(Strokes)。血塊可以對身體的任何器官造成損害,並最終導致器官衰竭。在喵喵中,血塊通常會嵌入前腿或主動脈末端,即為供應後腿的動脈。這種疾病在喵喵中最為常見;在汪汪中則較少見。

ATE 自身並不是一種疾病,而是由潛在疾病所導致的一個併發問題,可導致性命危險。汪汪可以因腎病、庫欣氏症(Cushing’s Syndrome- 腎上腺皮質素分泌過高)、左心瓣感染(如細菌性心內膜炎 Bacterial Endocarditis)以及其他影響凝血的狀況而產生血塊。

喵喵通常會在左心房(LA- Left Atrium)形成血塊,這是位於心臟左側的腔室,主要因為肥厚型心肌病(HCM-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擴張型心肌病(DCM- Dilated Cardiomyopathy)或其他心肌疾病。喵喵的血小板具有黏性(Hypercoagulable),當左心房的血流減少時,就可能會形成血塊。大型血塊可以部分剝落並隨血液流動到其他區域,特別是沖向主動脈的末端,引發 ATE。

症狀

由於 ATE 是由潛在疾病所引起,所以發病時通常會同時出現與潛在疾病相關的徵兆。不過喵喵是十分隱忍的生物,所以會盡力隱藏,徵狀可能並不明顯。ATE的第一個徵兆可能是受影響的肢體突然癱瘓。ATE 剛發生時,患者可能會因疼痛而叫喊。受影響的肢體會冰冷,腳枕、指甲床呈藍色,受影響肢體的肌肉會感覺緊繃。

診斷

如果高度懷疑患者為 ATE,是需要進行多項檢查以找出問題的根本原因(潛在疾病),並評估血塊所造成的損害程度。這可以透過進行驗血、胸部X光和心臟超音波檢查作評估。另外,亦立可能需要進行腹部X光和 Doppler血壓檢查,以評估其他器官及血塊的範圍。其他額外檢查是需要對受影響的肢體進行血糖(Blood Glucose)和乳酸(Lactate)檢測(通常都受影響肢體的血糖比其他正常血管低;而乳酸則過高)。最後,根據初步檢查結果有可能需要進行再進一步的檢測。

治療

進行初步檢查、開始治療及住院是必要措施。支援性護理包括止痛藥、鎮靜劑等。由於大部份個案跟後腿相關,通常是需要手動排尿(Manual Expression)以及對癱瘓的腿部進行物理治療。基於診斷的結果,會針對根本疾病進行針對性治療。

對於血塊處理方面,會開始使用藥物來防止血塊變大並嘗試防止未來形成血塊。在住院期間,通常會使用可注射的抗凝劑(Anti-coagulant),如Clexane;喵喵可能會使用口服Clopidogrel。

出院後的居家護理可能包括使用針對起初引起血塊的根本問題的藥物。支援性護理包括繼續物理治療和可能需要手動排尿。而長期藥物則用於防止血塊進一步形成,例如Warfarin、Clopidogrel等。

患者出院後通常需要進行頻繁監測,通常至少每週一次,以繼續跟進潛在問題和血塊的影響,例如腎功能障礙。如果患者已經開始使用抗凝劑,便需要重複進行血液凝固(Clotting Test)檢測。在幾週後,根據對治療的反應,檢查的頻率可能會進行調整。

預後 Prognosis

肢體出現血塊的動物普遍我們會認為預後/前景不佳,尤其是如果在幾天內無法恢復後肢的血流,預後可說是非常差,而且患者很有可能永遠無法恢復腿部的功能。如果潛在問題無法控制或預防血栓的藥物無效,患者於將來可能會再次形成血塊,再次出現 ATE。

整體預後還取決於潛在的心臟疾病。在喵喵中,每種心肌病型的預後已經不同;然而,血塊的形成會使預後變得更差。在汪汪中,某些潛在疾病比其他疾病更容易治療,因此預後取決於引起血塊的疾病。

Previous
Previous

瀰漫性血管內凝血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DIC) (難度: ★★★★)

Next
Next

門脈系統分流 Portosystemic Shunt (難度: ★★★★)